曾經,高中的美術老師曾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從大一開始我或多或少都記錄著信步中大的每一個角落,但現在的我更要戴上「發現美」的放大鏡,尋訪初春的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個學期。

於我而言,雖然中央大學時常雨點翩翩、寒風凜冽,不時濃霧迷濛,又浸在暗重的溼氣中。然而,在我離校以前,回憶中的中央就早已如此際的春時一般,鳥語花香,春意朦朧,因為那是一個充滿回憶又令人流連再三的第二個家。

因此從二月底的現在開始直到畢業,我應該都會在每一步隨意悠遊的心靈餘裕之間,去邂逅有心無心豔遇的一隅。不論是中大師生或者是正在閱讀本文的讀者也好,我想除了表面上的風景人文,更切心的是你我徜遊其間、身在其中的心神交會,讓我們一同感受「中大之美」吧!

建議搭配-->【老歌同饗】: 施孝榮 - 拜訪春天 (1981) x 清明回憶

nEO_IMG_IMG20180302080700.jpg

松林蔭下的百花川棧道上,一片「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NCU_Campus_Map_(map-JPG).jpg

先來一張中大導覽圖。(有圖片放大鏡可看)

二月二十六號   :   第一道光

一、今天,從綜教館上完開學的第一堂通識「台灣文明變遷」,就只是很湊巧走了出來,沒來由地覺得滿佈的樹枝嫩葉在頂上交錯,又透滲著五點的斜陽。手機就從口袋一抽,拍下了這「中大一隅」系列的第一張,這篇文章的第一張,很普通隨意的一張,也是最純粹發現「美」的那一張。

二、第二張是走到中大新村和女四舍的十字路口,柵欄高舉迎接著即將西落於永安的夕陽,但那不是垂垂老矣的落日,而是一番如我欣喜若狂的紅日,光線雀躍在樹梢枝椏之間,同樣地映著我的赤子之心,無盡無私地灑落滿地。

三、轉個角,一如往常我散步走在中大新村,那是一條我走回後門宿舍最愜意最無罣礙的小徑。尚未闖入,只見旁邊小丘地上滿是盤根錯節,一棵棵嵾天茂密的榕樹是我未曾仔細正眼的錯過,飄附些許薄陽與燈光,再點上一盞那種好似偏遠亙古的小小村落獨有的和藹街燈,這不正是我在校園中尋尋覓覓的「舊時一隅」嗎? 那也是好久以前鄉村小鎮最純樸、最與世無爭的一隅。

(或許許多人會嫌棄中央的僻遠,但這卻是我心之所向的幽境,也是當初我選擇中大的其中一個主因!)

nEO_IMG_IMG20180226165239.jpg

走出綜教館的這一剎,「中大一隅」開始有了呼吸。

nEO_IMG_IMG20180226171155.jpg

一股平凡中的霎那和諧。

nEO_IMG_IMG20180226171300.jpg

中大新村的路旁,立著如鄉村小鎮中最純樸又溫馨的一盞燈。(應該拍出整個右側的新村,可以更有意境,單看這張可能讀者感受不會如我當下強烈)

二月二十八號  :    猶豫拾起的茶花

恰巧接續上一段的中大新村入口,這一張「反其道而行」是從後門往學校的方向走來,小雨後輕飄下幾朵紅粉嬌豔卻有些落寞的茶花,流離在小徑一旁。

有一種說不出口的情感突然湧上心頭: 妳黯然無語的落下,我默默欣喜地拾起,卻沒有人教我如何在某一天必須斷然放下。花是如此,那麼感情是否也如此時此刻的一地紅花呢? 何時再拾起? 拾起後會不會有一天又只能毅然決然地接受手中逐漸枯萎的花瓣?

*現在寫作的當下,宿舍小窩外頭又是中央習以為常的細雨。不過,特別的是,稿紙上一字一句描繪心境的同時,一旁的音響卻也流露著「鄧麗君」傾訴愛慕的歌聲;些會,又是我最摯愛的梅姐-梅艷芳悠悠沉沉吟唱的「似是故人來」。此般情境,為此刻筆畫橫豎之間的心緒,跨越了時空藩籬,在聽覺,視覺,手感和最真切的「心」之間來回共鳴,流瀉最是雨天獨有的詩意。

而後來走到校園中,小木屋前的地板很是平靜的鋪上了小雨的足跡,幾支雙燈成對的木桿,流露著「志希館」前繾綣的濃情,那不是情侶間的蜜意,是雨後的校園單戀著小木屋的羞澀;同時,纏綿曖昧的暖黃光暈中,也隱隱泛著我對那個女孩的思念。

nEO_IMG_IMG20180228174229.jpg

一抹片灑落地的粉紅茶花,何時我會在輕輕拾起妳們的溫柔呢?

nEO_IMG_IMG20180228180215.jpg

映著微雨後清新的地板,連小木屋前的燈光都如此雙雙繾綣纏綿。

三月一號   :    春溢蕩漾的荷花池

二二八過後,迎來的是萬里晴空的大好一片。從圖書館一早九點看完固定一小時的雜誌後,走在回小窩的路上,我毫無自制地奔向女四舍前的「中大荷花池」。

此時荷花尚未展顏,花池內一支支略微出水的花苞,襯著滿堂層疊的片片綠荷葉,依舊熟睡在緩緩送暖的春風中;而池畔的一樹櫻花也只含蓄地稍稍綻開,樹枝上零星散落點佈幾些青澀的粉紅花兒,只比底下的荷花稍稍大方些,仍然是嬌羞地不敢正視這麼美艷動人的光景;在一旁則是古木參天的松樹,一手拖著藍天,擁懷著這優美清麗的小花園。

走道另一旁流向「百花川」的徑流,則是踩著稍稍湍急的小步,三步作一步地往校園跑過去,很是小巧可愛,如同早晨的百花川道上川流不息的同學。大概只有少數如我才能如此事不關己的放慢腳步,去「心」賞這朝氣蓬勃、栩栩如生的春天早晨吧!

一幅與世無爭的安詳幽靜。

nEO_IMG_IMG20180301092901.jpg

塗上了胭脂但依舊含羞的櫻花靜靜等待著還在春風中熟睡的荷花。

nEO_IMG_IMG20180301092911.jpg

渠道湍急的水流似乎也跟隨著學生倉促的腳步

nEO_IMG_IMG20180301092931.jpg

托著天的高聳松樹。

nEO_IMG_IMG20180301093002.jpg

松樹擁懷著一片清麗、沐浴春風中的小花園。(有圖片放大鏡可看)

三月二號   :    霧散的春天氣息

昨天是早上九點所見,今天則是週五晨間八點正在邁向圖書館的路上,經過荷花池剛好以不同的角度去臨摹而完成的幾幕。今早,瀰漫一層半透明的薄霧,不濃卻在倘恍中若隱若現,一旁碩大鼎天的榕樹突兀地支撐著畫面,兩三排奇形不一的石頭由荷花池內向外圓環排列。不同於昨日的是,眼前樹然蹦出一棵消瘦單薄的櫻木,在萬綠叢中的她宛如一位正仔細凝望花池、若有心事的女子,她不管一旁無心紀錄的我,只繼續細訴著她曾經的容顏。

往前幾步,水圳旁是一片高起的台地,羅列一排筆直高聳的松樹群們,像是這塊小台地上的專屬衛兵,迎接八點的晨光,依稀透裏,曼妙地灑降在如茵的綠草地上。

走向著名的百花川道,我總是喜歡走在木棧道上,而非大部分人們習慣三五成群的「百花川」。這段木棧道陪我記錄了許多四年來的心敘,尤其是大一和大四這兩年,因為這兩年充滿了獨處的契機。

每每一有歡喜悲憂,我就很常信步於上,「嘎即嘎即」略顯破舊的木板們總是會適時地回應我足跡下的心聲,有時替我開心,有時替我哀傷,有時則選擇默默地陪伴與支持。

走在道上,那棵棵低垂的松樹們亦會加入我專屬的心靈會談。比起木棧道的深知我新,他們更清楚知道大自然想要傳達的口信。風和日麗的晴天,他們露出欣欣向榮的自信,附和我口中輕快無虞的哨音;陰鬱低沉的降雨前夕,他們會唏噓地低吟,安慰著我受傷的心靈;而一如今天春風送暖又薄霧淡靄的晨間時光,他們則是引來鳥兒的啁啾和飄溢的花香,使我步伐跟踏著節拍,在松葉婆娑搖曳之間,為我輕唱幾句,與我一同感悟其中。

在到中正圖書館前的棧道上,有一處凹字型的休息區,這裡總會遇見一棵成熟的壯年榕樹。對我而言,他的枝葉是那麼恰到好處的茂盛,他的身形是那樣錯落有致的和諧,而背後朦朧之間,襯著幾尊不知歷經多少風霜歲月的老榕樹,有些拄著柺杖,默然安坐。

走完了百花川道,遇上舊圖後右轉則是成列兩旁的小椰子樹,乾淨透徹的館前道路,似乎在提醒我,保持清晰的思緒,準備好應對接下來一小時的「The Economist」啦!

nEO_IMG_IMG20180302080449.jpg

從這個角度於薄霧中窺望荷花園另一側婉約綺媚的倩影;形影單薄的櫻木,微微前傾思忖自己遲遲未展的嬌嬈。

nEO_IMG_IMG20180302080540.jpg

陽光漸穿透過霧氣、掠過參天松樹的枝椏。

nEO_IMG_IMG20180302080700.jpg

綠樹成蔭、枝葉扶疏的百花川棧道最為令人舒心。

nEO_IMG_IMG20180302080805.jpg

格外喜愛這棵挺立的壯年榕樹,不為特別原因。

nEO_IMG_IMG20180302081026.jpg

一排蒲葵向對著地科院後的半圓造型龍柏。

三月三號   :  朝霧中大

七點初醒,窗外瀰漫著神祕的大霧,幽幽地引我起身探頭,一顆心才剛清醒又被它給魂牽夢縈地迷住了。一如往常,早飯後步入校園,那一席朦朦朧朧中的清雅,有如當下置身在溪頭山林間的飄渺霧雨中一般的感動;眼前放去,盡是披上了白紗的松樹,枝葉扶疏,若隱若現,任隨那輕風點雨飄忽其間,翩然起舞,彷彿置身桃花源的入口。

百花川道上,中正圖書館前,國泰樹下,處處撲朔迷離,細如雨絲的晨霧迎風吹撒,幽密沁涼。原先預定八點到圖書館,但因一時忘記假日十點整才開館,中間的一段空檔,就在附近的校門觀景台一覽中大圓環和其直直延伸的中大路。

從觀景台眺望出去,那是一片極為虛幻神秘的白靄森林,好似蘊藏著中大百年深邃的智慧和源源不盡的歷史洪流,圓環在鏡頭下的蟠曲迴旋,延續著中央無數代以來的足跡。

在這麼一個與中央心心相繫的早晨,心有戚戚焉地共鳴;天人合一,就在這中大校園。

nEO_IMG_IMG20180303075759.jpg

於我,這蒼白的雲霧有如果裹一層薄紗的女子一般的引人入勝。

nEO_IMG_IMG20180303080345.jpg

松葉飄渺其中,回望的百花川也鋪覆了一層神秘。

nEO_IMG_IMG20180303080504.jpg

國泰樹蓊鬱於清晨的一片杳冥濃霧之中。

nEO_IMG_IMG20180303080539.jpg

一張橫幅全景 ,一種幽弘橫廣。(有圖片放大鏡可看)

nEO_IMG_IMG20180303080855.jpg

圖書館旁的一道沉陰。

nEO_IMG_IMG20180303081402.jpg

從觀景台眺望出去,圓環在全景下顯得更加蟠曲,委蛇在鬱鬱雲翳和蒼茫的白霧中,好似中大隱隱蘊藏著一種亙古的智慧。

nEO_IMG_IMG20180303081425.jpg

我最常從觀景台拍的一隅,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以前的機研社就是從這個13舍入口下去,那真是一段輝煌的歲月。在眼前的悵惘裏,那流傳多年的故事也漸趨瀰散...。

nEO_IMG_IMG20180303081521.jpg

觀景台右方一旁的曲幽小徑,也是我常常刻意繞道的小境地。

同日下午 :  漫賞田埂中的內厝風情

五點,已經寫作於案整個下午,臨時起意和好友承育相約遊走校園。晃到客家學院時,承育給我報了一條鄉間密徑,我們就踏上了與中央大學隔一條路的大享別莊一旁的「內厝五路」,曲徑窄小的路口更是撩起了我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來一趟無意間的「內厝」探訪之旅。

簡而言之,就是從客家學院走出校園來到大享別莊前的「大享街」上,接著走入一到狹窄幽微的入口,也就是「內厝五路」;走著走著遇到「內厝六路」後右轉,臨著一片埤塘繼續向前,走到底在往右邊的「內厝三路」接上去,順著「三路」走,就會順時鐘繞一圈回到大享街上。沒錯,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行程。

走入不久,我即被眼前的田間風景給深深地撼動,一條迤邐的柏油小路,帶著幾分懶散和純樸地向前微微蜿蜒,間隔不遠的電線桿成列於旁,彼此相繫相牽而連綿;天空在此時是一片白霞,映對著略為淡褐淡黃的小埤塘。

頃刻,夕陽仍舊含蓄藏身在樹梢之間,此時的水田已經比剛剛更有味道倒映一叢群樹,緩和的暖韻發散了天地間延展的畫布。

我們在更往前些許,它也相隨漸移,原先的光暈漸漸聚焦成一刺目的光點,水面水波盪漾,像是一炳燭火微微飄逸在橫梗田間的燈芯上,悠然其中,也引著我們的目光,注意到眼角那一棵不起眼的枯萎苦楝。(內厝里處處是苦楝)

田野阡陌縱橫,伴隨著這裏獨有的高低梯度,一旁那樹的孤影,刺痛著我內心深處的獨白,但如造物主般神蹟似自生自長的苦楝樹幹和枝椏,是多麼難以言喻在壯闊中獨自燦爛又滄桑的淒美,是多麼難以出口的無奈,更是多麼難以自拔的熱愛。樹後的蒼穹染滿絲綢般柔順的漸層,青靚白淨,只是在這個初春三月的天空,卻絲絲飄散著僅有的淡淡秋意,只有我感受到的秋意。

內厝google路線.jpg

本次散步路線圖 : 內厝里。(有圖片放大鏡可看)

nEO_IMG_IMG20180303172920.jpg

 一開始是黯淡領著一條柏油小路和牽連綿延的電線杆。

nEO_IMG_IMG20180303173006.jpg

接著,微微泛紅的霞光漸漸渲染。

nEO_IMG_IMG20180303173117.jpg

更往前走,慢慢聚焦的光球暈在天穹,也倒映在田中淺層的水面上。

nEO_IMG_IMG20180303173206.jpg

最摯愛的一張,夕陽收束成一光點,一在天空,一在阡陌錯綜的水田上,路旁幾近無葉的苦楝,枝展著晚霞最滄桑的姿態。

nEO_IMG_IMG20180303174417.jpg

一段路之後我們回眺,金陽早已含蓄收斂、沉沉隱沒;如此的「黯然失色」卻為此時光景,留下最是閒雲野鶴般的餘韻,猶如一幅意猶未盡的山水墨畫。

結語

以上,是收錄至今年二月底三月初的中大,而三月的下半則會由下一篇「中大一隅 : 春 (輯二)」來揭露不一樣的校園面貌。

此外,我想說,若走在校園有看到穿著綠色背心的「中大志工」,期望你能鼓起勇氣和不掩藏那顆感恩的心,跟他們說一聲「早安」或「謝謝」吧 !     將這份發自內心最直率的感謝,用最天真的笑容傳遞最溫暖的感動。

試想,假如我們現在已經退休,願意回自己的母校做志工,發現有同學看見自己為校園默默無私的付出,打聲招呼,那是一種甜在心的回味。

記得有一次我在圖書館前跟兩位志工阿姨和一位志工叔叔說了聲「叔叔~阿姨~謝謝你們~」,除了他們燦爛的笑容,我永遠忘不了其中一位阿姨用著極為雀躍的語氣對著我說:「聽到你這樣說,我真的好開心!」那麼樣真誠的互動,不論春夏秋冬,我想才是中大最美麗最單純的一幕吧!  

雖然不是每一次的招呼都會迎來正向的微笑和回饋,但十次有九次都會使彼此更加暖心,就試試看吧!   別吝嗇自己發自內心的感謝。

平凡生活,若用一顆不平凡的心,我們將能看到更不一樣的美。不僅僅是景物的美,更是人們內心最純粹的美。

p.s.有別於輯一的「中大一隅 : 春 (輯二)」將在下周出刊唷! 敬請期待!

arrow
arrow

    九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