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眼上的兩台車

今早心血來潮就與子修一同上東眼山呼吸新鮮空氣和感受陽光,在山上簡單拍了幾張照,然後我這老人總是嘴邊習慣多了幾句嘮叨,跟他說了要多珍惜身邊的人、手邊的車、現在的社團…等,結果我一下山就來個身教了...

IMG20171117101220.jpg

IMG20171117100957.jpg

NSR與追風

IMG20171117102206.jpg

真的好天氣

車禍發生

千分之一秒的霎那拉了煞車,車身劇烈抖動,接著「啪嚓」一聲滑了一小段就撞上了從對向切過雙黃線的Toyota。

發生的太突然、太不知所措,我當下只有意識到有車切到我方車道,煞車是微不足道的無助,回頭從馬路再往回去已是支離破碎的殘骸,數不盡的玻纖和ABS塑料碎片,完全斷裂分離的前叉外管,阻尼棒也都露臉了,車尾的殼也是歪了斷了,還有些我已不願去看。

IMG20171117103842.jpg

數不盡的殘骸

received_1147365312033281.jpg

前叉被分解了

received_1147365372033275.jpg

不用想,車頭前總成全毀

received_1147365202033292.jpg

仔細看連阻尼棒都出來了。

received_1147365192033293.jpg

對方的輪胎爆了、框有傷 (不然我前叉怎麼變成這樣...

車禍當下現場

回過神,找了一會兒掉在地上的手機趕緊拍照,可惜對方車輛早已先移動了,雖然當下態度良好,不過這點留續觀察。

慢慢才發現自己好像也受了傷,不過嗎啡大量分泌中,還帶有點亢奮和特別冷靜。追風出現了,子修不可置信地看著我,我請他幫我多照幾張現場照片和打給警察,感謝有他。

一會兒,酒測結束,上了救護車。(因為我左手晚不太能動,而且非常痛,當場判斷有可能骨折或者韌帶受傷)唉,又來了,今年第二次,第一次是我帶學弟去八零四國軍醫院,結果現在換我成了主角,心裡一陣酸苦。

【車禍當下處理注意事項】

1.車禍現場拍照後才移車 : 如果不會阻礙到車流,甚至可以不要移車。那如果會有影響交通,請勿馬上移車,要記得先拍照,並且最好報警處理,有傷患的話建議叫救護車。
2.醫院或診所申請診斷證明書 : 此外,到醫院做完初步診斷後要記得申請診斷證明,若是當下沒有請救護車,也可以事後去意願或診所申請,可以一次多張方便以後其他保險申請。
3.通知保險公司
 : 如果有第三人責任險的話,則保險公司會派員幫你處理更多與對方協調的事情,主要是在車損方面。若雙方都有,則雙方保險都會找對方談,所以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4.和解、調解、法院見 : 這後續有機會我再另寫文章

received_1147365305366615.jpg

救護車上特別的對話

不過好笑的是,一上救護車,在基本的醫護狀況詢問後,第一句聽到的話居然是「你的RC是正常作動的嗎?」我愣了一下,回過神才說: 「正常的啦 ! 你也有在玩齁 !」就這樣,20分鐘往醫院的車程,我在一台最有資格開快車的T5上跟這位年紀越末近40歲的大哥天南地北的聊了一番玩車經,但是過來人還是深深的告誡了我,要特別小心,尤其是機車,更是要眼觀四方、耳聽八方,公路上順順騎才是長久之道,有機會還是換一台安全係數高的汽車載人出遊最是安全。他說啊,這個月才過一半他出勤的救護車已經上山收了兩個年輕人(警察局那邊則是收了5個人),聽著聽著,心裡也隨之沉澱思索了一陣…。

醫院裡

到了醫院,可能我在車上表現得很有活力,好像大家覺得我只是小受傷,自己得處理當場所有程序,我血還流著呢XD

到外科簡單檢查後,手沒有骨折,醫生只簡單說可能是韌帶受傷讓我的左手腕非常疼痛和不易行動(後來我過了一周左右自己去其他中壢區的診所檢查,經由超音波診斷是韌帶拉傷沒錯,右腳腕也是,只是左手腕很嚴重),右手臂上、右手掌、右膝蓋都有傷口,受傷狀況大致如此。

走起路來可就真的變成跛豪了,亂不協調又有時痛得使不上力,步履蹣跚踏著無奈,領藥付錢後就往外面的的士走去,得去派出所再作筆錄。

P.S.派出所裡的事情我不便多說

筆錄後續

當天筆錄後,非常感謝麵線學長開著T4載著良益前來,聽說在山下的百吉隧道施工處塞了近一小時,真是抱歉…。

感激之餘,已到了車禍現場台七線13.6K處,看到自己的車四肢不全的躺在後車廂,心理先是冷靜,決定下山後再回家收拾心情,收拾那早已嚇得魂不守舍的沉著與冷靜。

IMG20171117152235.jpg

整台車前面被分屍了,之前的KTR則是被燒成焦屍...心真的在淌血...

10天以來的後續

雖然這些傷不如大一時後骨折一樣嚴重,但是你會發現左手的手腕、大拇指處的韌帶拉傷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許多生活小細節都需要這邊的肌肉和韌帶去負責;而手臂和膝蓋上的那些傷口,天天都得換敷材(一開始幾天要一天2~3次,因為組織液過多),而且頭幾次都還要塗青黴素、優碘之類做消毒,之後確定傷口沒有感染才純粹清潔傷口以及更換敷材。

IMG20171118101645.jpg

IMG20171118101636.jpg

IMG20171118101712.jpg

外傷傷口處理教學 :

現在的外傷傷口普遍已經改以「保持濕潤」作為傷口養護的重點,也就是說只要傷口是乾淨的、經過消毒的,之後都只需要用生理食鹽水輔以滅菌消毒過後的醫療用棉棒去清潔傷口的組織液即可。

組織液通常會呈現透明帶點淡黃色,這都算正常,是身體清潔傷口自癒的機制,保持一定量的組織液對傷口是有好處的。

清潔後再以醫療用敷材去包覆即可,一般而言敷材有幾種,我最推薦的有兩種,一種是不沾黏傷口的敷材,一種就是人工皮。後來去診所他們建議是 :「 如果在傷口初期,使用不沾黏的敷才有助於大量吸收組織液,也比較經濟實惠;等組織液變少之後,人工皮就比較適合,且裁切量也會比較小。所以這種搭配使用的方式算是兼顧經濟和健康兩個因素,個人使用的心得是如此。」

IMG20171129185245.jpg

診所提供的不沾黏敷材,個人覺得不錯

IMG20171129185250.jpg

3M人工皮好用,黏度適中

IMG20171129185258.jpg

網狀繃帶,可幫助人工皮或敷材更穩定

IMG20171129185304.jpg

消毒過的棉棒

IMG20171129185309.jpg

透氣膠帶

心情

那心情上呢?我是一個很需要「移動」的人,騎車、開車、單車、走路都好,這一陣子全部都只能待在宿舍,走路走多了膝蓋的傷口癒合就變慢,只能看看書、寫寫文章、練習外語、冥想…等,其實真的頗煩悶的,上一次我大一骨折的時候,真的還有點想不開,被限制的身體那根本是地獄啊 !

今年已經第二台車消失了,上一台KTR被火焰吞噬,這一台被截肢...。

不過,反面來想,也讓我又再深深的認識自己,又比以往更珍惜周遭的人事物。我一直知道一路走來我失去了很多,尤其是今年失去了更多,不論車也好,人也好,事情也好,而這些失去都會讓我們學到更多(這是陳翔說的 : 人生事不是得到就是學到),而我也不曾後悔說我失去了他們,因為在當下我已經全心投入、非常珍惜了。

只是這一次,又讓我學到更多的體悟,平常看似正常合理、理所當然的人事物,一旦發生狀況不能運作,此時你才會知道 : 原來沒有這些東西、沒有這些人、沒有這些機制會是如何的不方便,我也從來都不知道大拇指是這麼的重要,我也比以前更加了解到保險的重要性。

最後當然是更深的體會 朋友和兄弟只有這時候才看得出來,一通電話也好,一個問候關心也好,一陣熱心也好…都好,不一定每個都要是生死之交,但是如果生活中的那麼一位朋友知道了狀況,願意關心問候,你心裡自然有底,毋需多言。

IMG20171118175335.jpg

感謝雪中送炭

IMG20171118112442.jpg

拉鍊剛修好就退役了,感謝有它,不然我現在更慘。

總結 :

車禍後續的和解還有待釐清,但目前就是養傷養心,期望這一次的經驗可以對大家也有警惕提醒的作用,車在路上別騎快(我當時那段路都有減速,但是突然冒出來真的無法),患難才會見真情,身體要好好照顧,以上。

arrow
arrow

    九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